彰化小食記
- Regular price
- NT$ 550.00
- Sale price
- NT$ 550.00
- Regular price
-
NT$ 550.00
分享
內容簡介
~八卦山腳下,小吃之都的田野尋味之旅
十二道彰顯地方風格的主味+十三種不容錯過的延伸滋味+十四幅擴展視野的延伸風景
不僅是美味的食記,還是收藏生活記憶、探究文化底蘊的──彰化街頭飲食深度踏查
★本書榮獲文化部金鼎獎、中時開卷美好生活書獎、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「人文及社會類」
★劉克襄(作家)、周馥儀(賴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) 專文推薦
★隨書附贈彰化小吃地圖.貼心收錄店家資訊,方便讀者輕鬆攜帶、按圖索驥,一嚐各式美味。
肉圓、肉包、爌肉飯,
還有一碗碗淋著肉燥高湯的麵
在八卦山的俯瞰下,
彰化市以古城為中心,
長久以來,一種堅持總是被默默的守著
讓豬肉香在番薯、稻米和麵粉的環繞下
發光發熱成一道又一道純粹的地方小吃
台灣各地都有肉圓,但彰化肉圓為何有種綿綿不絕的拉彈力道?那可是獨尊番薯粉的肉圓皮,在油鍋裡歷練翻轉而出的獨特光芒?
貓鼠麵、黑肉麵,乍聽有些嚇人呢!那其實是一碗碗以肉燥煉湯的美味煮麵,清甜湯頭裡的蛤仔味,絲毫不遜於以蝦頭熬成的台南擔仔麵。
幾乎家家都煮得出的尋常爌肉,怎麼成了舒國治筆下的「市吃」?彷彿二十四小時接力賽般賣著爌肉飯的各個店家,怎麼為這簡單的味道注入山城特有的魅力?又勾勒出怎樣日夜不歇的勞動身影?
全台「最好」的小食攤,乾炒花生米、煎魚、筍湯、糯米大腸,再平常不過的鄉野小食,到底有多細膩清淡有味?深藏著怎樣無法複製的烹調祕方?
「圓仔湯」、「燒肉圓」,日本時代作家賴和、楊守愚筆下闖蕩街頭的走擔,今日可還覓得到同樣的味道?
彰化,被作家舒國治譽為全台最好的小吃所在,也是作者陳淑華味覺記憶的原點。這回,繼《島嶼的餐桌》後,她將關注的飲食田野移駐到家鄉彰化,透過擅長的文化田野爬梳,細細追索彰化街頭小吃的源流,於是從兒時生活的記憶出發,循著上個世紀二、三○年代作家賴和、楊守愚筆下描述的場景,八○年前後「古蹟仙」林衡道與《野外雜誌》記者踏查的步履,以及更近一些約莫世紀之交舒國治的漫遊地圖等,一處一處尋訪,一攤一攤品嘗,一書一書翻找……,交織出彰化街頭飲食在傳統的執著中所創造出的顛覆滋味,串連起一趟穿越百年的彰化小吃奇幻旅程,在展現地方風格的味覺堅持裡,找到孕育它的力量所在。
十二道彰顯地方風格的主味+十三種不容錯過的延伸滋味+十四幅擴展視野的延伸風景
不僅是美味的食記,還是收藏生活記憶、探究文化底蘊的──彰化街頭飲食深度踏查
★本書榮獲文化部金鼎獎、中時開卷美好生活書獎、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「人文及社會類」
★劉克襄(作家)、周馥儀(賴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) 專文推薦
★隨書附贈彰化小吃地圖.貼心收錄店家資訊,方便讀者輕鬆攜帶、按圖索驥,一嚐各式美味。
肉圓、肉包、爌肉飯,
還有一碗碗淋著肉燥高湯的麵
在八卦山的俯瞰下,
彰化市以古城為中心,
長久以來,一種堅持總是被默默的守著
讓豬肉香在番薯、稻米和麵粉的環繞下
發光發熱成一道又一道純粹的地方小吃
台灣各地都有肉圓,但彰化肉圓為何有種綿綿不絕的拉彈力道?那可是獨尊番薯粉的肉圓皮,在油鍋裡歷練翻轉而出的獨特光芒?
貓鼠麵、黑肉麵,乍聽有些嚇人呢!那其實是一碗碗以肉燥煉湯的美味煮麵,清甜湯頭裡的蛤仔味,絲毫不遜於以蝦頭熬成的台南擔仔麵。
幾乎家家都煮得出的尋常爌肉,怎麼成了舒國治筆下的「市吃」?彷彿二十四小時接力賽般賣著爌肉飯的各個店家,怎麼為這簡單的味道注入山城特有的魅力?又勾勒出怎樣日夜不歇的勞動身影?
全台「最好」的小食攤,乾炒花生米、煎魚、筍湯、糯米大腸,再平常不過的鄉野小食,到底有多細膩清淡有味?深藏著怎樣無法複製的烹調祕方?
「圓仔湯」、「燒肉圓」,日本時代作家賴和、楊守愚筆下闖蕩街頭的走擔,今日可還覓得到同樣的味道?
彰化,被作家舒國治譽為全台最好的小吃所在,也是作者陳淑華味覺記憶的原點。這回,繼《島嶼的餐桌》後,她將關注的飲食田野移駐到家鄉彰化,透過擅長的文化田野爬梳,細細追索彰化街頭小吃的源流,於是從兒時生活的記憶出發,循著上個世紀二、三○年代作家賴和、楊守愚筆下描述的場景,八○年前後「古蹟仙」林衡道與《野外雜誌》記者踏查的步履,以及更近一些約莫世紀之交舒國治的漫遊地圖等,一處一處尋訪,一攤一攤品嘗,一書一書翻找……,交織出彰化街頭飲食在傳統的執著中所創造出的顛覆滋味,串連起一趟穿越百年的彰化小吃奇幻旅程,在展現地方風格的味覺堅持裡,找到孕育它的力量所在。
產品目錄
【推薦序一】八卦山下的小盛宴/劉克襄
【推薦序二】細嚐飽含生命力的常民吃食/周馥儀
【自序】兒時小吃,彰化小食的神祕通道
【前言】古城時光,反骨的山海滋味
●彰化肉圓的祕境
【延伸故事】燒肉圓的滋味──彰化肉圓擔的歷史
【延伸風景】它們都叫肉圓──台灣肉圓考
【延伸滋味】跳探戈的肉圓仔
天熱!想吃彰化涼圓
●所幸還有一碗蛤仔麵
【延伸風景】天下一品的顯與隱──與台南擔仔麵齊名的彰化煮麵
大麵,與日本拉麵是親戚?
●爌肉,要肥的還是瘦的?
【延伸故事】日夜不停的勞動滋味──爌肉飯今昔地位的轉變
【延伸風景】「爌」腳庫才是王道
【延伸滋味】搶食排骨飯
愛爌肉更愛豬腳!
●全台「最好」的黑白切
【延伸故事】無法複製的傳承味──手工小菜的堅持
【延伸風景】不是多出來的「雞管」?──雞捲的多變面貌
●燉露是盅怎樣的湯?
【延伸故事】一碗有誠意的湯──彰化街頭湯品的歷史底蘊
【延伸風景】炸豬皮的世界傳奇
●麵線糊大王的平凡魅力
【延伸風景】紅麵線與白麵線
【延伸滋味】一碗體貼的「魷魚肉羹」
【延伸風景】街角的肉羹、拉阿麵與米糕
●追著碗粿長大
【延伸風景】碗粿的祕密──彰化碗粿與台南碗粿的同與異
【延伸滋味】窄巷裡的粿仔湯
●24小時不打烊的菜麵城?
【延伸風景】守著傳統,藏著驚奇的菜麵擔
【延伸滋味】從菜羹、菜圓仔到素食燉露
●壓不扁的豆標
【延伸風景】陽春麵是外省麵
【延伸滋味】想了三十年的蒸餃
●城隍廟的鹹麻糬
【延伸風景】辦桌半筵與終筵
【延伸滋味】「肉包李」哪裡去?
苔條花生之彰化味
●新香珍糕餅的百年勉強
【延伸風景】殖民時代的粿
【延伸滋味】彰化「義華餅行」的惆悵
兒時的菱角酥
●圓仔冰與賴和
【延伸風景】圓仔湯與季節滋味
【延伸滋味】夏夜,在彰化吃涼
【後記】十字街頭的彰化小吃
【彰化小吃地圖】遊古城吃小吃
【推薦序二】細嚐飽含生命力的常民吃食/周馥儀
【自序】兒時小吃,彰化小食的神祕通道
【前言】古城時光,反骨的山海滋味
●彰化肉圓的祕境
【延伸故事】燒肉圓的滋味──彰化肉圓擔的歷史
【延伸風景】它們都叫肉圓──台灣肉圓考
【延伸滋味】跳探戈的肉圓仔
天熱!想吃彰化涼圓
●所幸還有一碗蛤仔麵
【延伸風景】天下一品的顯與隱──與台南擔仔麵齊名的彰化煮麵
大麵,與日本拉麵是親戚?
●爌肉,要肥的還是瘦的?
【延伸故事】日夜不停的勞動滋味──爌肉飯今昔地位的轉變
【延伸風景】「爌」腳庫才是王道
【延伸滋味】搶食排骨飯
愛爌肉更愛豬腳!
●全台「最好」的黑白切
【延伸故事】無法複製的傳承味──手工小菜的堅持
【延伸風景】不是多出來的「雞管」?──雞捲的多變面貌
●燉露是盅怎樣的湯?
【延伸故事】一碗有誠意的湯──彰化街頭湯品的歷史底蘊
【延伸風景】炸豬皮的世界傳奇
●麵線糊大王的平凡魅力
【延伸風景】紅麵線與白麵線
【延伸滋味】一碗體貼的「魷魚肉羹」
【延伸風景】街角的肉羹、拉阿麵與米糕
●追著碗粿長大
【延伸風景】碗粿的祕密──彰化碗粿與台南碗粿的同與異
【延伸滋味】窄巷裡的粿仔湯
●24小時不打烊的菜麵城?
【延伸風景】守著傳統,藏著驚奇的菜麵擔
【延伸滋味】從菜羹、菜圓仔到素食燉露
●壓不扁的豆標
【延伸風景】陽春麵是外省麵
【延伸滋味】想了三十年的蒸餃
●城隍廟的鹹麻糬
【延伸風景】辦桌半筵與終筵
【延伸滋味】「肉包李」哪裡去?
苔條花生之彰化味
●新香珍糕餅的百年勉強
【延伸風景】殖民時代的粿
【延伸滋味】彰化「義華餅行」的惆悵
兒時的菱角酥
●圓仔冰與賴和
【延伸風景】圓仔湯與季節滋味
【延伸滋味】夏夜,在彰化吃涼
【後記】十字街頭的彰化小吃
【彰化小吃地圖】遊古城吃小吃
作者介紹
陳淑華
彰化出身,居住板橋二十多年,曾藉《經典雜誌》與《大地地理雜誌》的採訪工作深入各地田野,接近各種不同地域與族群的文化與生活。近年喜歡透過一些日常被忽略的事物,特別是食物,重新發現生活的可能性。
著有《掌中天地寬》、《台灣原住民知識庫》(文字部分)、《噶瑪蘭族》、《風吹日炙:邱德雲的農村時光追尋》(文字部分)等。2009年以《島嶼的餐桌:36種台灣滋味的追尋》(遠流)一書,獲開卷年度好書美好生活書獎。2013年再次以《彰化小食記》(遠流)獲開卷年度好書美好生活書獎及文化部金鼎獎。2019年又以《灶邊煮語:台灣閩客料理的對話》(遠流)文化部獲金鼎獎。
彰化小食記臉書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ZhangHuaXiaoShiJi
彰化出身,居住板橋二十多年,曾藉《經典雜誌》與《大地地理雜誌》的採訪工作深入各地田野,接近各種不同地域與族群的文化與生活。近年喜歡透過一些日常被忽略的事物,特別是食物,重新發現生活的可能性。
著有《掌中天地寬》、《台灣原住民知識庫》(文字部分)、《噶瑪蘭族》、《風吹日炙:邱德雲的農村時光追尋》(文字部分)等。2009年以《島嶼的餐桌:36種台灣滋味的追尋》(遠流)一書,獲開卷年度好書美好生活書獎。2013年再次以《彰化小食記》(遠流)獲開卷年度好書美好生活書獎及文化部金鼎獎。2019年又以《灶邊煮語:台灣閩客料理的對話》(遠流)文化部獲金鼎獎。
彰化小食記臉書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ZhangHuaXiaoShiJ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