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春秋創刊.jpg
1

春秋創刊號:在失敗的年代依然相愛的我們

Regular price
NT$ 380.00
Sale price
NT$ 380.00
Regular price
NT$ 0.00

關於《春秋》∕

發刊辭:

關於一本非必要存在的雜誌/書的誕生,是何等的現實情狀讓此事件得以成立的呢?市面上不乏各類樣貌的出版品,眼花撩亂的雜誌、小誌、地方誌,讀者期待從定時出版的刊物上獲取前瞻的、尚屬陌生的新知,蒐集即時有效的閒談資訊和時代訊息,但我顯然並不試圖朝這個方向努力。首先,不一定能夠依約定時,內容資訊亦不一定即時有效。

從2021回望2020,首期執行的主題已然成為「往事」。過去一年的「年度選書」,對於下一年度、下一個月,還有任何意義嗎?讀者是否還有興趣閱讀已然陳舊的書籍知識,從一本慢速退潮的雜誌,困惑著落伍與流行的價值?以及,作為一本雜誌,我們的出版意志究竟是什麼?

創刊號選擇牯嶺街小劇場作為局部的專題。部分原因是正逢文化歷史建物的整修與重啟,部分原因則是劇場在台灣始終處於邊陲;我試圖讓小眾裡的小眾偷偷躍上舞台,在某個重要時刻扮演主角。甚而,伴隨著劇場而生的劇場攝影,更是邊陲的邊陲,以至於我們經常性地遺忘有一群人堅守著紀錄者的位置,跟隨著每一齣劇,拍攝台前、台後,上戲、下戲。

攝影亦是這本雜誌的某個重要局部。除了知名攝影者之外,我們也會涵括地下攝影、生手攝影的圖像創作,發掘尚未成熟卻可能極具潛力的攝影作者和影像形式。

文字是篤定重要的。包含評論文字、讀書筆記、散文、隨筆、難以歸類的跨域書寫。這裡有很強的包容性,並非只邀約「作家」作品。寫作是平等的,文類亦然。我們接受各類型投稿,打破各式稿源的邊界。

因此我想,《春秋》是一本趨近「雜種」的文化雜誌。除了書業、出版相關,我們還會碰觸藝術、電影、攝影、音樂、戲劇、文化思潮等多重面向。如果可以,希望多一點實驗性、多一點未成熟。如果可以,希望多一點草莽、多一點殊異性。如果可以,請容許我們多一點老派、多一點自以為是。

畢竟,我已站在中年。請容許中年人做一本不怕過時的雜誌。不要一直追趕潮流;不要總是害怕被未來超越;不要因為短暫易逝,就自動放棄生存的意欲。即使我們都知道,從開始就是向死而生的存在。卻是如此美好的存在。 /jc―